2025 年 9 月 5 日

从提案室到董事会

沟通如何让各层级人才崭露头角,让创意脱颖而出

企业中有多少优质创意因表述不足而滞留会议室?又有多少人才因英语表达不畅而能力遭埋没?

对人力资源与培训发展负责人而言,随着团队全球化进程加速和人才结构演变,这些问题正显得愈发紧迫。EF英语熟练度指标显示,18至20岁人群的英语水平自2016年以来持续走低,这引发了人们对未来毕业生能否胜任国际职位的担忧。

霍特奖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社会创业类学生赛事,提供了一个生动范例。每年,数百万学生参与角逐,竞相创立既能实现盈利又能产生可量化社会与环境影响力的企业。唯有最优秀的项目才能进入全球加速器阶段,并最终晋级总决赛——获胜团队将获得10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。

今年夏天,24个学生创业项目的联合创始人们齐聚英国阿什里奇庄园,参加全球加速器计划。这些来自23个国家的创业精英们,在健康、气候、能源与创新领域持续优化解决方案,并练习如何对投资者进行路演。

对许多参赛者而言,这不仅是首次直面决策者的实战考验,更是在高压下锤炼商业思维、搭建未来创业人脉的关键契机。真正的挑战却远超商业策略层面——能否用英语这门国际商业通用语言进行有效沟通,往往直接决定着创业项目的成败。

正如泰国LOCOL的联合创始人所说:

"语言不通就没法和人打交道。就算有好点子,说不出来就成了短板。要想把生意做大,必须会说对方的语言——而英语就是现在的世界通用语言。”

意识到往届许多优秀团队可能因语言障碍未能充分展现项目价值,今年霍特奖联合EF企业学习解决方案(EF Corporate Learning),将英语培训纳入总决赛备赛体系。这意味着参赛者需要掌握在压力下精准措辞的能力,专业准确地进行路演展示,最终确保评审关注的是其创意价值,而非语言表达水平。

荷兰Ætheria的联合创始人杰勒点明了自信的关键作用:

"加速器项目绝大多数环节都使用英语。记得我刚开始学习时,开口说英语非常吃力,但这是道必须跨越的门槛。能够自信从容地用英语交流真的非常重要。"

埃及EcoPack首席商务官 Basmala 强调了用词精准的挑战:"要找到恰如其分的词汇来描述我们所有工作非常困难。熟练掌握英语对于准确传递情感和观点至关重要。"她补充说,由于自己是团队中英语最流利的成员,路演任务总是落在她肩上。"当评委和投资者发现并非全体成员都能参与陈述时,他们会在团队协作维度给予较低评分。"

这种现象提醒我们:在任何国际环境中——无论是竞赛还是企业——语言技能的缺失不仅会限制个人发展,更会阻碍整个团队的前进

投资者们也持相同观点。在加速器阶段担任指导的SeedLegals公司亚当·菲利普斯( Adam Phillips )评论道:"路演时最重要的,是他们能否清晰界定并阐述问题,同时说明其业务如何解决该问题。第三点则是要尽可能营造兴奋感。若语言表达含糊不清,就无法建立投资者信心。对语言自信的缺失,往往会被解读为对业务本身缺乏信心。"

导师们同时强调,路演不仅是语言的较量——更是场表演,语调的起伏、重音的把握乃至恰到好处的停顿,都决定着创意能否打动人心。

霍特奖竞赛中揭示的现象,正是全球企业日常的缩影:若缺乏有效沟通,再出色的创意也可能被埋没。当语言成为障碍时,员工可能在会议上沉默不语,难以获得项目支持,甚至与领导职位失之交臂。

这不仅是演讲技巧的问题,更决定着资源获取、发展机遇和商业表现。当企业将语言能力视为人才发展的核心要素时,才能更有效地发掘潜力、实现真正的跨国协作,并确保优质创意能直达决策层。